杨振宁百年诞辰致辞:“愿人长寿,共行万里路” – 新京报

为庆祝杨振宁诞辰一百周年,9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在清华大学共同主办了题为“庆祝杨振宁百年诞辰”的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会上,杨振宁作了题为《愿我们长长久久,万里同程》的讲话。全文将仅供我们的读者阅读。我希望人们相隔万里,共处——杨振宁先生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祝杨振宁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杨振宁先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非常感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物理学会共同主办我的百岁生日庆祝活动。没想到我们能邀请这么多人来互动他们在很多不同的场合。 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新中国,已经整整50年了。那次访问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因为它让我对新中国有了一些了解。而这个认识深刻地影响了我接下来50年的人生轨迹。那次探望,除了住院的父亲之外,我还认识了很多家人和朋友。我最重要、最好的朋友是邓稼先。他 1971 年写给我的一封信最近已出版成书。故事是这样的。原子弹在中国爆炸后,美国报纸立即刊登了各种新闻。我意识到的一件事是,中国原子弹的设计者之一是邓稼先。邓稼先是我在高中、大学和美国最好的朋友。我觉得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学术关系,更是兄弟关系,所以我当然付钱了。失去对这个新闻的关注。另一条引起我注意的消息是,一家美国报纸报道说,毛主席派飞机前往北部省份陕西,将美国物理学家韩春带到北京,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我们在芝加哥大学同一个实验室工作了20个月后,我认识了韩春女士,她请我教她中文。她没有告诉我原因。直到 1948 年 3 月,他才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教员。我告诉我的老师和学生,我要去中国嫁给我来自北方陕西省的男朋友。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想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属实,中国的原子弹是否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没有外国人的帮助。所以在1971年为期四个星期的访问期间,我真的很想问这些问题。韩春参与中国原子弹爆炸是真是假?但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所以我没敢问。最后,在北京待了几周后,我将前往上海。几天后我将从上海返回美国。当我离开北京前往机场时,邓稼第一个向我告别。当时北京机场很简陋,他就陪我走到飞机楼梯下面。我实在受不了了,就问他韩春是否参与过中国原子弹的设计。他说他不这么认为,但他会和组织核实一下然后告诉我。于是那天他就去联系组织了。该组织告诉他,没有外国人参与中国原子弹的生产。基本上,除了苏联的一些初步帮助外,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自己做到的。他写了一封信,第二天就寄到了上海。信到达时我正在上海中心大厦,信使在我吃晚饭时送出了这封信。这封信是酒吧我的新书中列出了。这封信如果你仔细读的话就很有趣,因为除了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基本上没有外国参与之外,当然也没有杭春。这封信的最后有几段话清楚地表明,他在这几周里与我见过很多次,但很难表达他想告诉我的事情,所以他在信的结尾说他有话要告诉我,但他不知道怎么说。他在信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愿人们永远长寿”。将“千里共赏月色”改为“千里同程”。当时我连这句话都听不懂,是读完信之后的。 “千里共行”是什么意思?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我最近发表了这封信并仔细阅读了它。所以50年后我将能够对Den说g 家贤:“家贤,我明白你所说的‘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意思。我可以自信地说,我的下一个50年一定会符合你‘命运共同体’的期望,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赵曦编辑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