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由村民和国家文物局第一任局长捐赠。故宫新展开幕_新京报

10月17日起,“仁山水展——故宫捐赠文物”将在故宫景仁宫举办。京仁宫是国立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开设的捐赠博物馆,捐赠者名单记录在《京仁名录》中。自1945年成立以来,故宫博物院已累计收到800余名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35000件/套。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徐凯表示,这些捐赠的藏品对于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体系建设和专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慈悲山水——故宫博物院捐赠文物展”是景仁宫举办的第十次捐赠文物展览,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第四十九届捐赠文物展览。陆家草隶书卷《平符领带》(仿)原件由张伯柱、潘苏捐赠。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国家文物局首任局长捐赠的唐代三彩马揭幕。 1952年6月16日,郑振铎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个人收藏的这些陶俑没什么用处。博物馆,特别是故宫博物院非常需要它们。”郑振铎是新中国文物事业的奠基人、国家文物局首任局长。他在任期间,通过收购、收藏、捐赠等方式收集了大量国家文物,其中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故宫,为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行草抄秋领》是晋朝的赠品,韩湉的《牛妻图》是晋朝的赠品。唐朝。 1953年,他向国家捐赠了600多件陶俑等文物,后移交给国立故宫博物院。 1958年,郑振铎因飞机失事去世。根据他生前说过的一句话:“我死后,我要把这些书籍全部献给国家”,他的家人将他的近10万册珍贵古籍捐献给国家,这被他视为第二生命,后来被收藏在国家图书馆。今天的展览开幕式上,郑振铎的孙子郑源也赶到了会场。他说,故宫博物院从明清时期气势磅礴的宫殿,转变为大众化的博物馆,凝聚了无数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的祖先出于对中华文化无比的热爱,无私地将自己的生命财富捐献给了中国。这种化私事为公事的崇高精神将永远存在仍然留在世界的记忆中。它将保留。本次展览上,郑振塔先生捐赠的三色马精美展示。三色马的马鞍上覆盖着柔软的绿色马鞍包。马鞍包又称马鞍帕。盖住马鞍以防止灰尘和污垢。这就是杜甫《冲马行》中“银椅盖香洛巴”这句话所描述的。马通体施白、绿、褐色调釉,釉色鲜艳。只有马鞍的前部没有玻璃,这会产生斑点地毯效果。马体肥壮适度,脂肪较多,有骨,肉质均匀。这些都是唐代鼎盛时期两京城的作品。三色马的旁边是一个三色人牵着马的人物。他有一个高鼻子、深邃的眼​​睛和浓密的胡子。他穿着有领衬衫,握着缰绳双手如牵骆驼或牵马。郑铮也是一个代表。振铎捐赠。郑振塔先生捐赠的三色胡族马像和一匹三色马。新京报记者张健林摄。村民从家中挖掘出玉壶、泉瓶等文物,然后捐赠给故宫。 1985年,河南省胜水县村民何刚在自家房屋地基挖土时,发现了一件隐藏的银器宝藏。同年11月,他与村支书刘洪元等人向国立故宫博物院捐赠元代银器19件。 1986年2月,何刚向故宫博物院捐赠餐具储藏桶。经鉴定,该餐具被列为二级甲级文物1件、二级乙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故宫博物院藏品不多元代银器。何刚捐赠的珍贵文物填补了本次藏品的空白,并在后续展览中多次使用。何刚同志的名字也被铭刻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赠者制作的“正金榜”上。何刚曾说过,地下发现的所有文物都应该属于国家财产。 2017年,何刚在建筑工地不幸去世。同年,故宫博物院在景升斋建福宫花园举行“何刚同志追悼会”,向为中国文化和博物馆事业做出贡献的捐赠者表示深切哀悼。会上,何刚先生的儿子何俊清先生表示,父亲的捐赠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家庭多么贫困,他从来没有后悔过捐赠文化财产。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项子祥先生说,何刚同志的作品他们是我国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农民群体的代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这些崇高的行为必须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展品中包括何刚先生捐赠的精美玉瓶。圆口、窄颈、大腹、圆足的瓶式,流行于宋元时期,影响后世。此瓶通体金银打造,腹部两侧刻凤、牡丹,外底及足内侧刻“扇”字。凤凰象征着百鸟之王,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自唐代以来,两者的结合一直是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并经常被用来装饰餐具和服装等物品。银箔金箔雕凤牡丹玉瓶奥提夫斯。由何刚先生捐赠。新京报记者张健林供图。展览持续了一年,一些原件文物后来被仿制品所取代。本次展览以“见人、见物、见精神”为展览理念,对应展览的“铭记人民、铭记功绩、彰显德行”三个单元。本次活动旨在从捐赠者、捐赠文物、捐赠精神三个角度全面介绍捐赠文物的深刻意义和多维价值,让观众深入了解捐赠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鼓励公众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哈里内先生捐赠的翡翠蓝。新京报记者张健林供图。景仁宫正门《铭记人民》第一单元,由《以身作则》、《家国思念》、《大爱无国界》、《禁忌之心》四个小节组成。选定的捐赠者包括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爱国志士、国际友人和故宫博物院同仁,无私保护民族文化瑰宝,全心打造文明传承丰碑。 Punchy Pattern Harinai先生捐赠了餐具。新京报记者 张健林 摄 景仁宫后殿东侧是第二单元“记功德”。三个版块:“艾普拉珍珠的回归”、“藏品的修复”和“花徽的延续”。通过收藏,实现清宫侨民的回归,填补医院藏品的空白,彰显捐赠文物的价值延续e 收集系统。在捐赠者的慷慨捐助下,故宫博物院逐步形成了能够充分展示重要文物门类发展历程的藏品体系。乾隆皇帝左手持白海螺贝,写了一首关于七佛的诗,钟启明赠送。新京报记者 张健林 供图 景仁宫后殿西侧是第三个单元“德行展示”,由“仁德”和“永恒记忆”两个版块组成。精选了捐赠者捐赠的五封手书、三句肺腑之言和文物,彰显他们的高尚气节和善举。同时,还展出了故宫博物院为捐赠者出版的展览和图录,表达了对捐赠者的永恒记忆和捐赠精神的不断传承。展会特色莫100位捐赠者捐赠了100多件物品。展览类别包括书画、陶瓷、碑刻、玉器、金工、雕塑等,展览周期一年。因古建筑展示条件限制,同时为保证文物安全,本次展览将展出文物仿制品,其中包括陆家草官方文献卷《平安领带》。部分原件文物也将于11月3日、12月10日更换为仿制品。新京报记者张建林编辑张雷编辑张彦军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